目录
专栏导语
公共空间进化徐磊青;1
专栏 公共空间进化
公共空间资产化设计与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路径探索刘泓志;4-10
新技术驱动下城市微更新的设计赋权——基于北京双井街道参与式微更新实践韩亚楠;茅明睿;贺俊堯;全靓玲;李大勇;11-17
面向社区生活圈的绿地空间共建机制——以上海五角场街道为例毛键源;孙彤宇;刘悦来;王润娴;18-23
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地志方法与程序方法——以香港“妙想毡开”西营盘计划为例陈永明;田恒德;24-29
纽约商业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中的博弈与经验罗雨翔;30-34
场所感街道的设计营造:内涵、方法与实践——以团体标准《街道设计指南》编制为例葛岩;沈璇;35-39
效率与公平协调的公共空间导控值域研究——以TOD地块公共空间供应指标为例言语;徐磊青;40-47
立体化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三维可达性评价——以香港太古坊为例张灵珠;晴安蓝;西德斯·卡卡尔;崔敏榆;48-54
街道环境疗愈效能及功能价值的平衡研究——以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与国康路为例殷雨婷;凯文·思韦茨;邵钰涵;孙泽良;55-60
新作视窗
立于江岸,融于市井——重庆北碚三胜车渡服务站田琦;翁钰展;62-65
谦卑先于风骨——记漳州六鳌镇龙美湾“抽象画廊”之地景再造尹培如;66-69
时空中轴的演绎——河北沧州中捷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殷立文;李铁军;李婷婷;70-73
考察与研究
峥嵘40年:深南大道与深圳建筑的现代化孙聪;薛求理;74-80
欧洲火车站调研及其对我国高铁站房设计的启示王楠;刘丛红;杨鸿玮;81-86
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堂建筑空间与形式演变陈李波;87-91
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演变及其映射的建筑观念变化罗涵意;杨宇振;92-97
抗战时期迁渝高校建设策略与建筑特点研究冯棣;刘祖康;赖潇娴;蒋洁茹;98-102
建筑历史与理论
先锋浪潮中建筑师职业角色转变: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60年代英国比较研究韩佳纹;103-106
立足乡土传统的现代思想开蒙者——菲利普·韦伯建筑思想分析童乔慧;吴歆瑀;107-112
“先锋派”建筑师屈米和库克的理念、实践——兼论对建筑学教育体系的影响孙彤;井渌;罗萍嘉;张夏铜;113-117
设计研究
装配式被动房气密性设计研究杨倩苗;孙志中;邹苒;孔黎遥;118-123
绿色可持续的乡村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——以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为例黄圣翔;谢瑞杭;周铁军;张海滨;124-128
聚落与建筑研究
商帮影响下的鹦鹉洲市镇聚落形态探源及启示杨光灿;何依;贾艳飞;129-133
对称-破缺:清江流域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形态研究龙江;李晓峰;134-138
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村落街巷风环境研究——以湖北省大冶市上冯村为例赵晶晶;胡思润;139-143
开平夯土碉楼保护利用的结构技术研究柏文峰;迟辛安;周来;144-147
广角镜
植物活墙的空间效应与净化实测——以武汉市为例陈秋瑜;王立岩;胡能琢;刘小虎;148-152
新观察
数字153
声音154